“委禽奠雁,配以鹿皮”:谈古代“彩礼”,看古人的“娶妻之路”|每日快播
“结婚”这个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。提起“结婚”,人们恐怕立马就能想到“彩礼”这个词。我国结婚时送“彩礼”的习俗可以从原始社会时期考察,最初的交换聘礼仅仅是为了建立两家人的联系,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彩礼的内容在变,送彩礼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。
(相关资料图)
中国古代把婚礼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,古称“六礼”,早在《礼记》中就有详细的记载,即纳彩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其中的“纳征”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彩礼。彩礼又被称为是彩礼、聘礼或者是聘财,它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程序,可以说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。那么古代人们结婚都会送一些什么东西作为“彩礼”呢?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。
一、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的“彩礼”
(一)原始社会时期的彩礼
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,当时的人们结婚只是简单的为了繁衍后代,并且当时人们并没有那么多的礼仪。所以当时的男人要是看上一个女人,想要跟她结为夫妻的话,只需要有一根棍子将她敲晕,带回自己的山洞就可以了。
后来进入父系氏族时期,人们也有了初步的礼仪规范,这时结婚就需要男方送一些东西给女方了,那么需要送什么呢?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,彩礼是比较简单的,只需要送一只鹿就可以了,在《诗经 召南-野有死麋》中就有记载:“野有死麋,白茅包之。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”什么意思呢?
就是在野外有一只死去的小鹿,用白茅将它包裹好,有一位怀春的少女,小伙子追着来调笑。崔骃的《婚礼文》中也有相同的记载:“委禽奠雁,配以鹿皮。”这就是当时男女双方结婚男方需要准备的彩礼。
(二)周朝时期的彩礼
从周朝开始,礼仪就开始流传,程序相较于原始社会时期也是更加的繁琐,每道繁琐程序的背后都需要财力的支撑,这也就大大增加了结婚的成本。所以就有人说,周朝是中国古代最难娶到媳妇儿的一个朝代。周朝也是婚礼习俗的发端,有的习俗甚至一直流传至今。
(三)春秋战国时期的彩礼
在春秋早期,随着农耕、纺织在生活中比重的加大,所以在结婚的时候,彩礼就不能是简单的几只禽类和一只死鹿了,而是需要准备一些纺织品,如布帛。这在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中有记载称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”这首诗在高中的时候就会学到,其实就是讲了如果要结婚的话,就需要准备一些布帛作为结婚前的彩礼。
到了战国时期,当时因为战争比较频繁,所以婚礼的程序也就简单了很多,不再像周朝那样繁琐,所需要的彩礼也简单的多了,就是要钱。所以聘礼使用金钱就可以了,也不必在准备其他的东西,至于彩礼中需要的多少钱,还是要看双方的约定。
二、汉朝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彩礼
(一)汉朝时期的彩礼
到了汉朝时期,孔夫子的思想开始进入朝政,汉朝开始独尊儒术,所以在礼仪方面也开始提倡克己复礼,也即是回复周朝的礼数,这些礼数中当然包括结婚的程序和彩礼等方面的问题,所以汉朝的彩礼钱也不便宜,鸡鸭牛羊一样都不能少,黄金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样。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够彩礼呢?看看下面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就知道了。
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识相恋之后,就回到老家,想要卓文君的老爸分家产,但是卓文君的老爸听到这一消息之后,气的不行,并且放下狠话,表示一分钱也不会给的。
这难不倒司马相如啊,于是就带着卓文君去临邛开了个小酒馆,让卓文君当酒馆的坐台小姐。这件事情传到了卓文君老爸卓王孙的耳朵里,卓王孙一下就懵了,没有办法,为了顾及名声,只好给她随嫁物品,这些物品包括“僮百人,钱百万,及嫁时衣被财物”。
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结局,《西京杂记》这样记载:“十七而寡,为人放诞风流,故阅长卿之才而越礼也。长卿素有消渴疾,及还成都,悦文君之色,遂以发痼疾,卒以此疾之死。文君为诔,传与世。”
不只是这一个例子。在东汉的时候,有个小官,虽然是个公务员,但是他的收入是十分有限的,直到五十岁的时候,在同事的帮助下才勉强凑够了聘金。可想而知连国家的官员都要等到五十岁,并且在同事的帮助下才能结婚,那普通的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。
(二)唐朝时期的彩礼
到了唐朝对彩礼的数量就有了具体的规定,《唐律》中就有明确的记载:“以聘礼为信”的送彩礼制度作了严格的规定。
关于聘礼,唐朝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。薛延陀国是唐朝北部的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,因为很有实力,所以唐朝一直想把薛延陀国除掉,后来有机会对其出手了,经过几次战争之后,这个国家的可汗开始向李世民服软,表示想要和亲,李世民虽然很不情愿,但是也无可奈何,于是就封一个宗室女为公主,并决定把她嫁给夷男可汗。
但是李世民提出了一个要求,就是要彩礼,这彩礼也不是特别的,就是草原上比较常见的,马、牛、骆驼、羊。但是就是数量上有点大,包括五万匹马、十万头羊、五万头骆驼、五万头牛,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可汗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凑齐的,但是问题就是怎么送到李世民的手里,因为李世民故意把交换彩礼的地点定在了灵州,只要夷男可汗把马、牛、羊之类的彩礼送到灵州,李世民就立即为二人主婚。
这个夷男可汗就带着他的彩礼上路出发去灵州,但是这些牲畜毕竟是活物,难以驱赶就不说了,最重要的问题是还没没走到灵州,牲畜就死了好多,将近一大半。李世民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立刻反悔了,表示不把公主嫁给夷男可汗了,并且他反而责备夷男可汗食言没有信誉,这一说法把夷男可汗给活活气死了。
因为夷男可汗死的比较突然,他的儿子也就匆匆忙忙继承了父位。而这时候薛延陀国在经济上已经元气大伤了,再加上夷男可汗的儿子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经验,不久就被自己的政敌所杀。这时候大唐乘机而出,不费吹灰之力,一举歼灭了薛延陀国。
三、宋朝时期与清朝时期的彩礼
(一)宋朝时期的彩礼
宋代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,所以无论是皇朝天子,还是黎民百姓,结婚所需要的聘礼都是高昂的,同时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,就是茶叶,宋代的茶叶行业发展是非常好的,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,社会就发展出了一套专供婚礼用的茶礼,南宋的吴自牧在《梦梁录·婚嫁》中也说到了结婚时的茶礼。
当然除了茶叶之外,还要有很多的东西,如果是皇家娶儿媳妇的话,那么聘礼一般是一百两金器、一千匹彩色绸缎、五十万钱、杂色布料三百匹、十套好衣服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马匹、美酒之类的。收到这些彩礼之后,娘家就可以准备把女儿嫁出去了。当然,这只是一般皇家的彩礼,普通老百姓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,所以一般百姓的彩礼是不需要那么多的,但是也不少。
(二)清朝时期的彩礼
清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,它不像其他朝代一样。清朝皇帝的钱是跟国库里的钱放在一块的,也就是说想花多少钱,就可以花多少钱,但是这些清朝的皇帝倒不会因为娶媳妇儿而花太多钱,所以相较于宋朝的皇家娶媳妇儿而言就有点寒酸了。
据《皇朝文献通考》、《清俾类钞》记载,清朝因为皇帝经常年轻时就驾崩了,所以就只有未成年的太子登基称帝,清朝时期的皇帝娶媳妇儿的婚礼是比较多的,那在这些皇帝结婚纳彩就比较简单了,以光绪皇帝大婚为例,纳彩的时候只有简单的十几匹马和盔甲、布匹之类不值钱的物件。从纳彩的数量上我们就能看出清朝皇家娶媳妇的寒酸,那么清朝的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。
四、结语
除了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,人们通常还会送一些日常生活的用品作为聘礼,比如梳子,在我国古代就有着“一梳梳到底,二梳白发齐眉,三梳子孙满堂”的婚礼习俗,在加上梳子有“结发”之意,所以送梳子也寓意着想与之结为夫妻,相爱一生,白头偕老。
除了梳子之外,还有镜子、都斗、尺子、剪刀、绣花鞋等等生活用品,这些生活用品虽然值不了多少钱,但是都是有着美好的寓意,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彩礼内容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