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-52大显神威了
在当前的乌军大反攻中,大量坦克和装甲车损失于俄军武直之手,尤其是卡-52。应了一句老话: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。
武直是反坦克利器,这是70年代就有定论的。反坦克武直的专长就是猎杀集群坦克。在一树之高,看得比地面的坦克远,导弹射程比坦克炮远,高度和速度又太低,敌人战斗机不易锁定,敌人防空导弹也嫌目标太低。
后来,坦克集群消失了,就像步兵集群消失一样。野战防空厉害了,就像步兵火力厉害了一样。武直的日子难过了,在乌克兰战争开始阶段,俄军武直辉煌了不到5分钟,就像苍蝇一样被拍下来。乌军大量装备的美国“毒刺”放空导弹功不可没。
(相关资料图)
这以后,俄军武直沉寂了好久,但在乌军大反攻中,突然活跃起来,而且取得辉煌战果。
有人形容,这张图就是现在扎波罗热的态势:一群鳄鱼围着豹子虎视眈眈。鳄鱼正好是卡-52武直的昵称,豹子当然暗指豹2坦克。
反攻主力乌军是北约训练出来的。有意思的是,北约向来注重防空,但北约的防空是用战斗机扫清战场的天空。就装甲部队的野战防空而言,北约在装备、战术上都比较欠缺,从来没有这个需要。中国乒乓球队再厉害,派他们去打水球,一样懵逼。
乌军没有战斗机制空的本事,北约没有教野战防空,俄军小摩托和导弹把乌军机动防空打得躲躲闪闪,突击乌军反而成了缺乏防空掩护的“裸突”,自然被俄军武直一拥而上了。
乌军也不是一点防空都没有,主要靠随带的“毒刺”。
但俄军武直从来就重视反导弹,这是从阿富汗时代血的教训中悟出来的。不光武直,战斗机也是。据说苏霍伊在卖给中国苏-30MKK的时候,夸口要是因为电子对抗不力而被打下来,打下来一架免费赔一架。现在大概过了这夸口的“保质期”了。
第一阶段武直惨重损失后,俄军紧急修改、升级,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本来就是俄军的强项。其结果是,卡-52的Vitebsk-25系统现在具有主被动对抗的本事。在被动模式下,箔条和热焰弹在导弹逼近告警的控制下发射,诱开来袭导弹。在主动模式下,激光在导弹逼近告警的引导下,对红外制导头实行致盲。系统还有电磁干扰功能,对双模制导导弹,用电磁压制迫使导弹转入红外制导模式,然后用激光压制迫使红外制导也失效。
在攻击方面,卡-52用9K121 Vikhr反坦克导弹。这是激光驾束制导的,激光接收装置在弹尾,面向发射导弹武直,接受激光信号,但背向目标,因此从目标方向很难干扰。人家根本不往你这方向看,任你抛电眼也没用。
另一方面,俄军海量的小摩托攻击也大量消耗了乌军的“毒刺”库存。美军内部泄露的参联会文件透露,在4月份,乌军“毒刺”库存只有190枚了。机动的车载野战防空本来就不是北约强项,勉强提供的少量既不够用,也损失很多,前苏军留下的也被乌军消耗得差不多了,根本补不上防空漏洞。这就是俄军武直的机会了。
俄军还把卡-52和米-28配对使用,由于装备差别,前者反制红外制导防空导弹更加有效,后者反制雷达制导防空导弹更加有效。
俄军武直还尽量躲在战线的友军一侧,二不是深入敌后猎杀,减少遭到“毒刺”暗算的机会。
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,乌军的扎波罗热大反攻很业余。据说是英国顾问的主意,试图用“轻骑兵冲锋”一举打垮俄军的防御。轻骑兵冲锋是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轻骑兵的自杀冲锋,最后也没有达到目的,不过诗人坦尼森的诗篇使得这次自杀冲锋成为史诗。哈尔科夫大反攻的成功是出于俄军的松懈,赫尔松方向的成功则是出于俄军收缩战线和止损,乌军想第二次踩入同一条河,这是踩错了河。
看来乌军放弃了轻骑兵冲锋,重回步兵的绞肉战了。这成为巴赫穆特的逆演。在巴赫穆特,也真在逆演,乌军在硬啃俄军防线。
在战术上,缺乏制空、防空的装甲集群冲锋可能成为未来军校学生必学的“什么样的蠢事不能干”的经典。
关键词: